《罗刹海市》爆红,讽刺假丑恶憧憬真善美引发共情,让人回味无穷
(资料图)
作者:段官敬
“三更的草鸡打鸣当司晨,半扇门楣上裱真情”“可是那从来煤蛋生来就黑,不管你咋样洗都是脏东西”,歌手刀郎一首《罗刹海市》爆红网络,令不少网友“后劲很大”、根本停不下来。
新颖标异的唱腔、别具一格的曲风,加上讽刺意味很强烈的歌词,让不少人直呼“没有点文化还真听不懂”。这首歌名出自清代蒲松龄文言文小说《罗刹海市》,描绘一个以丑为美、是非颠倒的虚拟世界,以愤世嫉俗的借喻和夸张手法,揭示假丑恶的虚伪面孔,表达对真善美的憧憬。
抛开歌曲背后牵连所谓娱乐圈“骂战”不说,就《罗刹海市》这首歌本身而言,漫不经心的唱调与怪诞不经的歌词碰撞,两者相得益彰、彼此镶嵌交融,根本毫无“违和感”,将那种对虚伪的不屑、对丑恶的排斥刻画的淋漓尽致,直观体悟到歌手的无所畏惧与轻蔑。似乎,透过歌曲的每一句词、每一个声调,都能感受到不为虚伪所折服的桀骜不驯与敢于抗争,对现实生活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,敢于对虚伪的人和事说“不”。
从侧面来说,抨击丑恶、鞭策虚伪,正是崇尚真善、追求真诚、呼唤真实。这点此歌曲也有点睛之笔,“那马户和又鸟,是我们人类根本的问题”,从人性的角度思考和探索,对虚伪和丑恶的源头进行溯源,直面人性的弊端和问题。不知不觉中将聆听歌曲的人,瞬间拉到某种价值和精神上的反思与讨论,叫人不得不认真回味其中的深意和“后劲”。
《罗刹海市》这首歌曲,无疑是古典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音乐的结合体,而且是较为完美的有机体。尤其在当下网络信息时代,不乏少数热点事件和负面消息,往往正是虚伪、假丑引发的“轰动效应”,诸如恶语中伤、造谣传谣、恶人告状等,事实真相不断反转,在诸多努力下方才“拨云见月”,伤害网络文明建设的良好风气,也让不少人滋生焦虑情绪,更有甚者造成恐慌和不安现象。所以说,对虚伪和丑恶问题,每一人的观念和想法都是一贯和一致的,只有“抨击和喊打”。或许,这才是《罗刹海市》引发共情、有“认同感”的深层逻辑。
虚伪纯可恶,真实价更高。《罗刹海市》为何让人“后劲很大”,用借喻直白、入木三分的讽刺话语,直接撕掉虚伪和假丑的外衣,唱出公众对真实的心声,也道出了真诚与纯朴的可贵。某种意义上,暴露出了真实这一宝贵资源的稀缺,刺激了不少群体在人际交往之中的体验与感知。
当然,没有人能独立成为“孤岛”,处世为人、人情世故谁也逃不了,如何构建真善真实、与人为善的社会风尚,首先就得从自己打破虚伪开始,以《罗刹海市》为对照,日省吾身、独善其身、自我勉励,保持一颗真诚之心、敬畏之心、礼待之心,那么社会才会在人人崇真、人人求善之中变得更加美丽。
关键词: